|
書名 |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3th ed] |
 |
作者 |
Wayne Weiten.Dana S. Dunn.Elizabeth Yost Hammer |
英文書名 |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Adjust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13e |
ISBN |
978-626-7533-13-0 |
譯者 |
陸洛、高旭繁 |
書系 |
心理學叢書 |
書號 |
H5372 |
出版者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頁數 |
384 |
出版日期 |
2025-09 |
定價 |
500元 |
備註 |
|
關於本書 |
【摘要】
心理學是一門嚴謹又實用的科學,絕不等同於「通俗心理學」或似是 而非的「自助心理學」。心理學有其「矛盾」的雙面性——它是研究人類 心理與行為的科學,也有人性根植的哲學基底。有鑑於此,本書企圖建構 一座橋樑,一種溝通,讓所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不分背景,不論年齡, 都能認識完整、科學、可靠、實用的心理學,並能將心理學的知能應用於 自己的日常生活,認識自我,開發潛能,扭轉逆境,提升幸福。本書最適 合當作通識教育或推廣教育的心理學入門教材。
在這次推出的全新中文版中,我們堅持以「編譯」的進路,不僅納入了最新英文第十三版中的更新內容,更在每章節前以「影片賞析」作為引子,每章節末加入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及反思」,實踐「反思學習」的創新理念,相信能給大家一個示範:「心理學是有用且好用的科學」。
【譯者簡介】
陸洛
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心理學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工商管理學系主任及商學研究所所長
研究興趣
主要圍繞著人格/社會心理學、及組織行為/人力資源相關的議題展開,連續被評選為「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17,2019,2020,2021,2022,2023),及世界「頂尖科學家」(Top Scientists for 2022,2023,2024),為臺灣入榜學者中唯一「心理學/管理學」跨領域學者。已發表中英文期刊論文200餘篇,獲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ess Management(APA,SSCI期刊)主編。主編出版專書“Handbook of research on work-life balance in Asia”(英國,Edward Elgar Publishing)、“Presenteeism at work”(英國,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及“Work-life research in the Asia-Pacific - Implications for Justice, 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瑞士,Springer Nature Publishing),並於多本英文專書中撰寫專章
高旭繁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文化大學心理學系輔導教授
研究興趣
主要聚焦於本土心理學、健康心理學、職家衝突、正向心理學、正向老化等相關議題,現已發表相關期刊論文60餘篇。譯有《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Cengage出版),《人格理論》(Cengage出版),《社會心理學》(Cengage出版)等書。另合著有《組織行為》(滄海出版)、《人力資源管理》(滄海出版)、《消費者行為》(滄海出版)、《心理學》(洪葉出版)、《實用心理學》(滄海出版)、《管理心理學》(前程出版)、及《商業心理學》(前程出版)等書
【目錄】
第一章 現代生活的適應
第二章 性格理論
第三章 壓力及其效應
第四章 壓力因應歷程
第五章 自我
第六章 社會思考和社會影響
第七章 人際溝通
第八章 友情和愛情
第九章 性別與行為
第十章 生涯與工作
第十一章 心理疾病與治療
第十二章 正向心理學
【編譯序】
本書自2003 年首次以中文版現身後,歷經2006、2012、2015,到本次2024 年的改版,這期間,全世界共同經歷了COVID-19 的大流行,在世界彷彿暫時停止後又重新啟動。同時,科技也進化到充斥著AI 的世界。為了跟上潮流,我們也請生成式AI 協助寫了一首與本書有關的藏頭詩。希望讀者能一目了然地看出來,本書涉及的內容,主要在協助人與人的互相理解,以及在科技世界下的適應,大家能透過愛上心理學,進而愛自己與包容他人。
愛在心中悄然生,心隨科技共舞行。
理解彼此情意暖,學習智慧築新城。
在當前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心理學的應用越來越顯得重要。本書的核心理念是即在幫助個人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並促進心理健康與幸福感。涉及的主題從心理「適應」的概念、性格理論、壓力與因應,到人際層面的社會影響、人際溝通、友誼與愛情,再到人生發展歷程中的性別議題、生涯與工作,最後介紹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正向心理學。儘管市面上有越來越多的心理諮商所╱治療室提供民眾在心理困擾時的專業協助,衛生福利部也不斷提供民眾免費諮商的方案。但本書仍提供讀者理解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並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因此,除了可用於專業教學外,亦適合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或自助與助人的需求者。換言之,本書不僅具有專業性,還具備易於理解的特點,旨在幫助讀者自助與助人。
在結構上,而此書的翻譯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我們依舊以「編譯」的模式,刪除不合於我們文化民情的論述,增添本土文化的語句或實例。每章首皆以電影或影集為引子,讓讀者體會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每章末加入我們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可由老師引導,體會課程中的理論在實際生活中可能的運用,使上課氣氛更形活潑多元,也提升同學們的參與感,實踐「翻轉教學」、「互動式學習」及「做中學」的理念。相信能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大家體驗:「心理學是有用且好用的科學」。
每一章節的內容,也期待能夠幫助讀者改善日常生活。特別是以下幾方面,首先,本書以「適應」為核心,介紹了如何在多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幫助讀者化解危機並創造幸福,這些知識能夠讓讀者在面對生活挑戰時,獲得有效的應對策略。其次,書中探討了人際溝通、友誼與愛情等主題,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讀者改善人際關係,增進情感連結。此外,本書涵蓋了壓力管理和情緒調整的知識,幫助讀者理解和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挑戰,從而提升整體心理健康。至於書中引導讀者反思自身經驗,則可促進自我認識和個人成長,能夠發揮自我的潛能。
心理學是浩瀚無垠的學海,也是現代人生活智慧取之不盡的活水源頭。本書專注於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學應用,提供具體的建議和技巧,幫助讀者在生活中有效應對各種挑戰,提升生活質量。內容涵蓋了心理適應、性格理論、壓力管理、人際關係等多個領域,讓讀者能夠全面了解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適合不同背景的讀者,無論是心理學專業人士還是普通讀者,都能輕鬆理解並運用其中的知識。兼具科學的嚴謹性和人文的溫暖,讓讀者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人性的關懷和理解。我們的努力只是開頭,盼望無論是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非專業學生,還是尋求自助與助人的人士,都能從本書得到有價值的知識和見解。更期盼如藏頭詩所言,每位讀者都能愛上心理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