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心理學——日常生活中的應用[12th ed] |
 |
作者 |
Wayne Weiten.Dana S. Dunn.Elizabeth Yost Hammer |
英文書名 |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 Life: Adjust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12ed. |
ISBN |
978-986-95861-1-5 |
譯者 |
陸洛、高旭繁 |
書系 |
心理學叢書 |
書號 |
H5644 |
出版者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頁數 |
376 |
出版日期 |
2018-02 |
定價 |
450元 |
備註 |
|
關於本書 |
【摘要】
心理學是一門嚴謹又實用的科學,絕不等同於「通俗心理學」或似是 而非的「自助心理學」。心理學有其「矛盾」的雙面性——它是研究人類 心理與行為的科學,也有人性根植的哲學基底。有鑑於此,本書企圖建構 一座橋樑,一種溝通,讓所有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不分背景,不論年齡, 都能認識完整、科學、可靠、實用的心理學,並能將心理學的知能應用於 自己的日常生活,認識自我,開發潛能,扭轉逆境,提升幸福。本書最適 合當作通識教育或推廣教育的心理學入門教材。
在這次推出的全新中文版中,我們堅持以「編譯」的進路,不僅納入 了最新英文第十二版中的更新內容,更在每章節前以「影片賞析」作為引 子,每章節末加入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及反思」,實踐「翻轉教學」和 「互動式學習」的創新教學理念,相信能給大家一個示範:「心理學是有 用且好用的科學」。
【譯者簡介】
陸洛
學歷
英國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心理學博士
現職
國立臺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高旭繁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
現職
玄?大學應用心理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目錄】
第一章 現代生活的適應
1-1 本書的宗旨:用科學心理學來改善你的生活
1-2 生活適應的心理學
幸福之源:心理學的發現
1-3 幸福之源:心理學的發現
課堂活動得閒而休嗎?
第二章 性格理論
2-1 性格的本質
2-2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
2-3 行為論的觀點
2-4 人本論的觀點 43
課堂活動我的人格分析
第三章 壓力及其效應
3-1 壓力的本質
3-2 壓力的種類
3-3 壓力的反應
3-4 壓力的潛在影響
3-5 影響抗壓性的因素
課堂活動壓力記事
第四章 壓力因應歷程
4-1 因應的概念
4-2 常見的不良因應方式
4-3 建設性因應的本質
4-4 認知取向的建設性因應
4-5 問題取向的建設性因應
4-6 情緒取向的建設性因應
課堂活動體會感覺和情緒
第五章 自我
5-1 自我概念
5-2 自尊
5-3 自我知覺的基本原則
5-4 自我呈現
課堂活動我是誰──周哈里窗
第六章 社會思考和社會影響
6-1 對別人的印象如何形成
6-2 說服的威力
6-3 社會壓力的威力
課堂活動你從眾了嗎?
第七章 人際溝通
7-1 人際溝通的歷程
7-2 非語言溝通
7-3 發展有效的溝通
7-4 溝通問題
7-5 人際衝突
課堂活動 30秒推銷你自己!
第八章 友情和愛情
8-1 關係發展
8-2 友情
8-3 愛情
課堂活動呼喊愛情
第九章 性別與行為
9-1 性別刻板印象
9-2 兩性之異同
9-3 性別差異的生理因素
9-4 性別差異的環境因素
9-5 性別角色期待
9-6 性別的過去與未來
課堂活動兩性意象與職場性別歧視
第十章 生涯與工作
10-1 生涯選擇
10-2 生涯選擇與發展的模式
10-3 職業風險的管理
10-4 平衡工作與其他生活層面
課堂活動生涯規劃從現在開始
第十一章 心理疾病與治療
11-1 心理疾病
11-2 焦慮性疾病
11-3 情感性疾病
11-4 思覺失調症
11-5 心理治療
課堂活動腦力激盪抒解壓力
第十二章 正向心理學
12-1 正向心理學的範疇
12-2 正向主觀經驗
12-3 正向個人特質
12-4 正向機構
課堂活動祕密大會串
【編譯序】
拜高科技所賜,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它結合了相機、錢包、電話,從此不用大包小包,拍照、付錢、搭車、找資料、批公文,一機搞 定。當人人都加入低頭族,人與人的距離似乎越來越疏離的同時,2016 年,手機遊戲寶可夢(Pok?mon GO),在世界各地創下高達7億5,000 萬次的下載次數。此款遊戲運用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讓遊戲進入真實世界,反而令大批玩家趨之若鶩,宅男、阿伯等 都上街抓寶,遊戲瞬間變得很真實。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你我要如何 能跟上潮流又不迷失自我,能在科技的冰冷中保有溫度,本書,正是用以 幫助讀者認識自我,了解他人,達到懂得人心的功效。
多年來,從正規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學通識課程,到職場、社區乃至 廣播、電視或平面媒體中的心理學推廣工作,我們始終面臨的一個窘境便 是,缺乏專業又淺顯、嚴謹又實用、周延又可信的教材。在現代人對心理 學的好奇與渴望與日俱增的同時,心理學作為一門關於人的學問也正日 益展現它對改善個人生活、推動社會進步的種種潛能。心理學是一門嚴 謹又實用的學問,絕不等同於「通俗心理學」或充斥坊間的「自助心理 學」。如前所述,心理學有其「矛盾」的雙面性??它是研究人類心理與 行為的科學,也有人性根植的哲學基底。同一門學科兼具科學的嚴謹與人 文的溫潤,實屬難得,但也因此而博大精深,難以駕馭。若受過心理學專 業訓練的學者無法將心理學的深邃與美妙,精緻與實用,平易近人地介紹 給一般大眾,則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只能流連於通俗心理學的書架,遊走 在電視廣播的綜藝、聊天節目頻道,所學所知、所聽所聞只會是支離破碎 的片面之辭,或極端樂觀的速食祕笈(如「快樂人生的十大原則」),既得不到完整不偏頗的知識,也無助於解決個人現實遭遇的困境,反而建構 出一座虛幻的心理學海市蜃樓,不堪任何實境測試。另一方面,專業心 理學相關科系的教科書雖是琳瑯滿目,但整本充斥著艱澀難懂的專業術 語、深奧抽象的理論命題,儼然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模樣,高高築起的學 術象牙寶塔將一般心理學的仰慕者拒之千里之外,很難一親芳澤,更遑論 相伴一生了。
有鑑於此,本書正是企圖建構一座橋梁,一種溝通,讓所有對心 理學有興趣的人,不分背景,不論年齡,不需專業養成,都能認識完整 的、科學的、可靠的、實用的心理學,並能進而將心理學的知能應用於自 己的日常生活,認識自我,開發潛能,扭轉逆境,提升幸福。當然,這本 書也最適合當作非心理學專業科系學生初識心理學的入門教材,或用來建 構通識教育、推廣教育的心理學課程架構。這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為達 成這樣的目標,我們建構了三項基本的理念。
首先,心理學知識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個人的生活適應,讓我們 能在多變的社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不僅化解危機,更能創造幸福。故 此,本書以「適應」為核心,力求廣泛而完整地介紹與「適應」有關的心 理學各領域知識,從心理「適應」的概念、性格理論、壓力與因應,到 人際層面的社會影響、人際溝通、友誼與愛情,再到人生發展歷程中的 性別議題、生涯與工作,最後介紹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方興未艾的 正向心理學,貫穿始終的是對每個人生活處境的關懷,是對每一個日常 生活中適應挑戰的回應,期望每位讀者都能有感同身受的臨場感,也能有 「啊,原來我可以這麼做!」的啟迪和領悟。
其次,心理學是一門實徵科學,不是閉門造車,也不是夸夸其談。心理學需要想像力,如同所有的科學一般,但不停留在空想。心理學歷經 百年成長,已有穩固的科學基礎和可靠的研究方法,我們不必汲汲於這些 研究細節的描述而犧牲心理學的親和力,但我們堅持只說有證據的話,以 科學的研究為立基,以人類的福祉為依歸,讓科學的心理學服務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既不毫無根據地過度樂觀,也不漫無邊際地揣測杜撰。
最後,我們相信多元的理論與知識最能貼近複雜人生的真貌。心理 學領域中門派林立,各有建樹,也各有侷限,傳教般地獨厚一門一派並不 是健康的治學態度,也無助於我們理解「人」的多元與複雜。故此,本書 並不偏愛任一流派或典範,而力求完整呈現,多方表述,長短並陳,希望 在顧及周延性的同時,也賦予讀者選擇與批判的權利,及自由建構的成就。
本書自2003年首次以中文版現身後,歷經2006年、2012、2015年三次改版,我們不只是「轉譯」英文版中的知識內容,更堅持以「編譯」的 進路,毅然捨棄不合於我們文化民情的論述。每章首以電影作為引子,讓 讀者體會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首創在每章末加入我們精心設計的「課 堂活動」,帶入課堂動力,生動有趣,可由老師引導,配合課程內容進 行,以使上課氣氛更形活潑多元,也提升同學們的參與感,實踐「翻轉教 學」和「互動式學習」的理念,始終大獲好評。在這次推出的全新中文版 中,我們更全面更新了這些課堂活動,確認其具有嚴謹的學理基礎和研究 支持,又切合日常生活議題,相信能提升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能給大家 一個示範:「心理學是有用且好用的科學。」
心理學是浩瀚無垠的學海,也是現代人生活智慧取之不盡的活水源 頭。我們的努力只是開頭,但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若我們真的為科學心 理學建了一座橋,希望旭日東升或華燈初上時,每個對心理學有嚮往的人 都能踏上橋來瀏覽一番,更期盼從這裡開始,心理學能成為每位讀者一生 的興趣和摯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