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家庭社會工作 (5版) |
 |
作者 |
Don Collins、Catheleen Jordan、Heather Coleman、Tara Collins、David Cory |
英文書名 |
An Introduction to Family Social Work (fifth edition) |
ISBN |
978-626-98976-7-4 |
譯者 |
游美貴 |
書系 |
社工叢書 |
書號 |
H6326 |
出版者 |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頁數 |
480 |
出版日期 |
2025-09 |
定價 |
620元 |
備註 |
參考書目下載 http://www.hungyeh.com.tw/H6326.pdf |
關於本書 |
【摘要】
*本書旨在幫助學生和新手家庭社會工作者,理解家庭社會工作的動力和原則。它可用於家庭社會工作課程,每一章都提供每週課程的結構,也提供大量練習,讓學生有機會應用本章介紹的概念,作者們發現這些練習在課堂上操作會很有用。本書也可作為家族治療的入門教材。作者們綜合不同家族治療學派的主要家庭概念,創作了一本綜融的家庭社會工作教科書。
*家庭系統構成本書的基礎。作者們將人在環境中的觀點,納入家庭社會工作中,這就是社會工作的力量。社會工作為理解家庭內部、家庭之間及社會環境各個層面的互動,奠定廣泛的基礎。
*本書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本版介紹如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老年學和軍人家庭等想法;也討論文化和家庭,並增加軍隊作為獨特的文化表現。
【作者簡介】
Don Collins
Calgary大學名譽教授。進入學術界前,是一名精神科社會工作師和家族治療師。他在Calgary大學社會工作學院任教31年,主要教授臨床實務課程,同時繼續兼職教授臨床實務課程。他與他人合著七本社會工作書籍,並在家庭實務、社會工作教育和臨床社會工作領域撰寫大量文章。他擁有幸福婚姻超過 52 年,並且很自豪身為一位父親和祖父。
Catheleen Jordan
Texas-Arlington(UTA)大學名譽教授,是首位Cheryl Milkes Moore在心理健康領域的教授,曾任博士課程的主任和社區服務診所主任。曾從事兒童福利工作,在學術生涯之前和期間都於兒童/家庭領域工作。她出版 一百多本書籍/書籍篇章與文章,主要聚焦於家庭社會工作。曾擔任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者協會(NASW)Texas分會理事長,並於2013 年榮獲NASW 終身成就獎。她曾任職Counci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s National Membership Commission,目前任職於 NASW-Texas Strategic Planning Committee。除在 UTA 獲得教學和諮詢獎項外,Jordan 還在 2017 年被選為 NASW 的先驅者(NASW Pioneer)。
Heather Coleman
Calgary大學名譽教授。進入學術界前,從事兒童福利、司法精神醫學、住院和門診精神醫學、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慢性照護和復元,以及家庭服務等領域的工作。她在社會工作教育、兒童和家庭社會工作、原住民議題、成癮、家庭暴力和臨床社會工作實務等領域,撰寫許多書籍和文章。她曾擔任Calgary大學校園學生事務的副院長和Calgary大學Southern Alberta校區的副院長。也曾任職加拿大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的認證委員會(Canad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Tara Collins
  Children First Canada博士後研究學者,以及Calgary大學社會工作學院的課程講師。進入學術界前,曾工作於兒童福利,以及兒童和成年人的臨床工作。她也曾擔任成人心理健康的臨床督導。目前是 Blue Reins Ranch 馬術治療方案的董事會成員。她的著作主要關注軍人家庭、實習教育和家庭實務。
David Cory
在Texas的兒童保護服務(CPS)工作超過29年,2000年獲選為Texas兒童福利委員會的年度最佳員工。從兒童保護工作退休後,曾在Hardin-Simmons 大學、Texas Tech 大學、 Abilene Christian大學和Texas-Arlington(UTA)大學教授和督導學生實習。2010 年,被選為 NASW-Texas年度社會工作者。他目前持續在案主家中進行臨床實務工作,正在與他人合著一本關於家庭社會工作的書,目前任職於 NASW-Texas Strategic Planning Committee。
【譯者簡介】
游美貴
學歷︰英國肯特大學社會工作博士(PhD in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Kent)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理事長
經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所長、副教授;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副教授/助理教授;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祕書長;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會工作員
專長領域︰家庭暴力防治、兒童少年保護、社會工作直接服務(個案工作及團體工作)、社會工作督導、婦女和社會工作、科技運用與社會工作專業訓練
【目錄】
第1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領域
什麼是家庭社會工作?
家庭社會工作與家族治療
家庭社會工作實務的真實面
家庭社會工作的假定
關於家庭的信念
家庭社會工作的指引原則
第2章 家庭是什麼?
家庭的目的
多元家庭結構
定義家庭
多元性與家庭
現今和爾後家庭多元性
家庭的文化向度
信念系統與世界觀
關於子女和育兒的信念
軍隊是一種文化嗎?
第3章 家庭系統
什麼是家庭系統?
有關家庭系統的關鍵假定
家庭界限
家庭系統的干擾
世代間型態的傳承
家庭系統理論與軍人家庭
第4章 家庭發展和生命週期
家庭發展
事先聲明
家庭在生命週期中的多元性
發展階段
家庭生命週期與多元性
第5章 家庭優勢與復原力
優勢為本的實務
家庭復原力
復原力的定義
測量復原力
復原力的特質
風險與機會
風險的層次
文化
實務應用
復原力和軍人家庭
第6章 家庭社會工作的實務面向
轉介流程
排定家庭會談
素材的準備與保管
穿什麼
在家庭會談中納入子女
處理干擾與維持聯繫
電話追蹤
安全考量
首次會談:評量案主的需求
與案主建立關係
讓案主適應家庭社會工作
保護案主的隱私
第7章 開始階段
開始階段的任務:參與、評估、目標設定及訂契約
家庭工作者需要的基本技巧
有效會談的指引
有效溝通的原則
家庭社會工作者需具備的核心特質
避免家庭社會工作失功能的行為
第8章 質性的家庭評量
質性評量介紹
家庭評量的目的
家庭評量的脈絡
生態評量
質性技術
質性評量的特殊考量
第9章 量化的評量
量化測量的目的
選擇測量工具
良好工具的特質:信度和效度
整合量化測量的架構
測量工具
案主對介入的準備狀態
第10章 準備介入
有效的評量與介入
家庭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與目標
反壓迫社會工作實務
在工作中發揮優勢的關鍵策略
定義問題
優勢為本的介入
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
多元種族和族群家庭的介入
第11章 介入階段
介入階段
介入技術
危機介入
問題解決介入
生態介入
專精化家庭工作取向
第12章 子女與家長層次的介入
行為的家庭取向
親職技巧訓練
行為問題和親子衝突
避免行為介入的陷阱
家庭心理教育的介入
物質濫用
第13章 配偶與性別敏感度的介入
配偶工作
如何教導溝通技巧
同性配偶
性別敏感度觀點
家庭關係中的權力失衡
家庭暴力和兒童虐待
第14章 結案階段
結案的規劃
對結案的可能反應
過早結案和退出
結案的典型理由
結案的步驟
結案的時機
如何及何時轉介案主給其他專業人員
結案任務的檢核表
評估家庭社會工作的結果
未來趨勢
符合認證標準
【序言】
歡迎來到《家庭社會工作》一書的第五版。這個世界從2013年上一版後經過巨大的變化,而我們也企圖在此處理這些變化。COVID-19疫情改變我們看待彼此的方式,以及我們的服務輸送方式。健康照顧、為最脆弱群體的服務輸送、種族主義再度抬頭、威脅公共安全和福祉的新自由主義及戰爭威脅—所有威脅都為我們帶來脆弱的感受。現在的政治情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兩極化。這場疫情導致許多人與社會隔離,使家庭成為最後的庇護所。我們比近代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受到更不確定性的打擊。
社會工作教育也發生改變。疫情導致人們更仰賴線上學習。此外,保持身體距離、戴口罩和隔離等疫情的防護措施,創造新的學習和互動方式。社會工作實務也發生變化。仰賴透過網路獲取資訊與社會聯繫,既是幸也是不幸。好處是它減少社會孤立,並為我們提供觸手可及的最新資訊。不幸的是,錯誤訊息也隨手可得。網路詐騙和霸凌行為也有所增加。
家庭社會工作與這個專業一樣歷史悠久。事實上,社會工作是第一個肯認到家庭對個人和社會重要性的專業。為維持我們與家庭工作的歷史,我們依賴經典的家庭文獻及較近的發展。
目前,美國有 541 個獲得認可的社會工作學士(以下簡稱BSW)課程,加拿大有 43 個。情況仍然如此,正如我們在 1999 年首次出版本書時一樣,儘管 BSW 的工作通常需要家庭工作知識,但很少有專門為 BSW 編寫以家庭為中心的課程和教科書。在許多情況下,BSW 在典型辦公室外的場域工作。家庭介入的工作場域,包括兒童福利、婦女庇護所、家庭支持、心理健康、學校、監獄、臨終關懷和軍隊等。家庭繼續面臨多重問題,或許不支持的政治環境和疫情的影響下,問題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嚴重。再者,我們仍然致力於實現本書主要目的—為社會工作大學部學生提供紮實的基礎知識,以及在傳統辦公室外的各種場域中與家庭工作的技巧。
本書適用於第一次(或即將)與家庭一起工作的社會工作系學生和社會工作系剛畢業的學生。我們提供一個思考「家庭」的架構,以及指引家庭社會工作實務的實用建議。這本書的社會工作入門方法,對第一年的社會工作碩士(MSW)課程也很有用。它可以用作最初的教材,從綜融觀點概述與家庭和兒童有關的工作。碩士班第一年的學生通常需要具備綜融觀點;然後,第二年的進階課程將建立在綜融架構的基礎上。
我們為「不將問題歸結為個人責任」的這個專業感到驕傲。在整本書中,我們始終堅定地致力於反壓迫實務和社會正義。這本書為脆弱群體、被壓迫者和因社會不平等而受到欺騙的人們發聲。
第五版有哪些新的部分?
我們要感謝第四版的審稿者。他們的回饋對編寫這新版本非常有用。我們對本書進行編輯,去除多餘贅述和提高明確性。本書堅持以經典為基礎。本書中引用許多較早的文獻均來自家族治療大師,他們為當代家庭工作奠定基礎。家庭系統構成本書的基礎—幾乎所有的家庭理論都仰賴家庭系統理論和進一步的發展。
我們也以這些理論為基礎,將人在環境中的觀點,納入家庭社會工作中。這就是社會工作的力量。當其他專業深入研究精神病理學和系統動力時,社會工作為理解家庭內部、家庭之間及社會環境各個層面的互動,奠定廣泛的基礎。社會工作是一個以政策為本的專業,因此社會工作者有必要「解開」和理解那些損害或改善許多人們生活的政策與社會網絡。政策和法律幫助一些人也傷害一些人。任何政策都需要問兩個基本問題:「這項法律傷害誰?」及「這項法律對誰有幫助?」社會工作者的立場,應是政策要為共同的利益。本書繼續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本版介紹如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老年學和軍人家庭等想法。
本書作者們來自兩種不同的文化—美國和加拿大。甚至拼音也不同。綜合起來,我們擁有多年實務、教學、研究和服務的經驗。我們就兩國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生動的討論。雖然有些人認為加拿大和美國是相同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討論顯示,「文化」是多麼複雜和個別化。文化是我們個性的一部分,文化沒有對錯。確實如此。這兩種文化差異也告訴我們,不能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理所當然。在這一版中,我們繼續討論文化和家庭,並增加軍隊作為獨特的文化表現。
我們都曾從事與家庭工作的一線社會工作,包括家族治療、兒童福利、學校、司法社會工作、慢性照護和復元、心理健康(成人和兒童)、臨終關懷、無家可歸家庭、毒品犯罪者、性犯罪者,以及住院和門診精神醫學。在每個場域中,「家庭」在我們的工作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雖然本書強調以家庭為本的服務,但即使不在家庭中工作的人,也會發現這本書很有用。它為在其他場域中看到個人和家庭的人們,提供一個動力基礎。這兩種價值充分肯認到生命的相互依存。以下是這十四章的描述及每一章的新增內容。
第1章和第2章為本書定調。第1章經由家族治療,討論家庭社會工作的場域,並加入有關年長家庭成員的資訊。它介紹家庭社會工作的信念和指引原則。最近,人們對提供家庭為本的服務重新產生興趣;第1章探討最近的文獻。第2章包括對「家庭多元性」的關注,以及討論多元性的語言和「家庭」的多種表達方式之文化面向。我們也增加一節關於跨性別伴侶的部分和一節有關軍人家庭的部分。第1章和第2章繼續為學生提供家庭社會工作的哲學觀點,以對於不同家庭形式的概念性理解。這兩章都包含最近形成語言和舉例,是來自近期的疫情和其他事件。
第3章提供一個系統觀點以理解家庭功能。家庭系統理論是一切家庭理論的基礎。本章對經典系統理論進行綜整。因此,包括主要的家庭系統理論家們的著作綜整。雖然這些作者的許多引文都相當古老,卻是當前理論建立的基礎。這些先驅們奠定新作者們建構他們理論的扎根工作。以軍人家庭為例,來闡述家庭系統理論。
第4章討論家庭發展和家庭生命週期。再次討論家庭多元性,以及當代家庭生命週期的變化。這裡定義的發展階段以最新舉例進行更新,關於影響家庭生命週期變化的部分也是如此。此外,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年長家庭成員的角色,例如在三明治世代家庭中。
第5章討論家庭優勢和復原力。有助於復原力的因素—包括來自多元背景家庭的優勢—被放置於生態架構內。家庭優勢觀點仍將是整個新版本的主題。特別關注軍人家庭中現存的復原力元素。
第6章,描述家庭社會工作的實務面向,例如如何準備家訪。增加適合家庭的個案管理和倫理原則的元素,包括倫理決策。也討論社會工作和遠距健康照護(telehealth)的新線上模式。
第7章介紹家庭社會工作的開始階段,包括基本的訪談和與家庭建立關係的技巧。這些技巧包括如何擴展訪談技巧,從會談室的個別訪談到多人的家庭會談。許多學生在會談室與多人會面時,會感到不知所措和遇到困難。本章包含專門針對擴展學生訪談技巧的練習。發展對文化議題的敏感度,也包括在內。
第 8 章和第 9 章介紹評估技巧和技術。第 8 章聚焦質性方法,例如家系圖和生態圖。本章已更新,包括對年長家庭成員的評估。關於多元化家庭評估的部分,也進行更新。第 9 章討論量化方法的使用,包括標準化測量。提供有關如何評估標準化工具的心理測量特性的基本資訊。第 8 章和第 9 章關於評估,對於美國的管理式照護環境和以證為本實務仍然很重要。
第 10 章繼續介紹適合家庭系統架構的介入措施。本章更新有關發揮家庭優勢工作的最新資訊。還提供有關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的新資訊,以及有關文化能力、文化敏感度實務和文化謙遜(cultural humility)的資訊。
第 11 章介紹介入階段所需的最新技巧和技術,以及各種家庭系統介入策略。本版新增反壓迫實務的建議。本章討論與家庭工作時所使用的一些微觀技巧,以及與主要家族治療學派的相關專精技巧。
第12章和第13章分別聚焦親子介入技巧和伴侶介入技巧。我們研究行為原則是如何幫助家庭學習新技巧來管理有問題的行為。在第 12 章中,我們更新有關介入的資訊,並增加有關對物質濫用者的子女進行介入,以及對有物質濫用議題家庭進行介入的資訊。另外一個新內容。是針對 LGBTQ+ 青少年的介入。第 13 章討論對性別敏感度實務的做法,其中包括對家庭暴力的討論。包括有關性別敏感度實務,以及社會化和性別角色的新資訊。
最後一章,即第 14 章,提供與家庭社會工作結案階段相關的資訊和技巧。「未來趨勢」部分,討論由於疫情、社會不正義的意識增強及其他社會力量而導致人口需求的變化。這些變化情況為家庭社會工作者帶來新的挑戰和機會。對社會工作者來說,崩熬(burnout)、悲憫疲憊(compassion fatigue)和次級創傷(secondary trauma)是真實存在的。吸引案主的新方法,包括線上技術,有望使家庭社會工作者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本書旨在幫助學生和其他新手家庭社會工作者,理解家庭社會工作的動力和原則。它可用於家庭社會工作課程,每一章都提供每週課程的結構。每一章都提供大量練習,讓學生有機會應用本章介紹的概念。最後,本書可以作為家族治療的入門教材。我們綜合不同家族治療學派的主要家庭概念,創作了一本綜融的家庭社會工作教科書。
本書每章都包含許多練習,我們發現這些練習在課堂上操作會很有用。
我們想指出的是,雖然作者們的順序很早以前就已經決定,但事實上作者們對本書的寫作做出同等的貢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