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新書資訊 訂購方法 經銷據點 聯絡我們

 

請以書名、作者、書號任一項目進行搜尋

書目總表

洪葉書目

新視野書目

書籍內容
Detail


書名 森林碳匯與抵換機制(全彩)
作者 邱祈榮、林俊成
英文書名
ISBN 978-626-96853-0-1
譯者
書系 大學用書 書號 H9123
出版者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頁數 448
出版日期 2023-01 定價 550
備註

關於本書

【摘要】

        自古以來森林提供各種不同生態服務效益,默默守護人類社會,但在經濟發展進程,人類不斷地與森林爭地,將森林轉變為農地、建地,在這同時人類也慢慢地忽略森林的多重生態服務效益。然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興起,喚醒森林具有固碳的功能,讓森林一躍成為重要的負碳技術,也成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當追逐所謂的碳匯及其抵換效益之餘,應該更著重於維持森林整體生態服務的平衡,以及辛苦經營森林林農的生計問題,方能讓森林碳匯能真正為人類帶來永續的效益。


【作者簡介】

邱祈榮

        邱祈榮為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兼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自2022年起兼任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理事長。專長為資源調查、森林經營、空間資訊應用、氣候變遷對生物多樣性衝擊評估、森林碳匯與抵換機制、森林認證與都市長期生態研究。長期投入森林碳匯調查、森林減量額度交易研究與實務,不但開授相關課程,同時積極輔導林業微型產業發展,推進林業抵換專案計畫實施,為國內少數兼具森林碳匯與抵換機制理論與執行實務能力的學者。2005年首次參與氣候變遷締約國大會,迄至2022年已參加12次,對於國際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發展趨勢、森林碳權交易及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有深刻瞭解與見解。2022年擔任新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委員(2018年起)、環保署溫室氣體減量成效認可審議會委員(2019年起),同時負責教育部氣候變遷教育推動計畫及愛樹教育推動計畫(北區)、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林業部門計算、與臺灣生物多樣性觀測網建置等計畫主持人

林俊成

        林俊成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主任秘書,同時為中國文化大學森林暨自然保育學系兼任副教授。專長為森林經營與產業經濟、森林碳管?、林業政策、森林生態系服務價值評估、森林驗證、森林碳管理、氣候變遷衝擊評估、碳吸存、碳交易、碳循環


【誠心推薦】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前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政務委員與環保署副署
        林子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 副執行長
        程淑芬/國泰金控投資長、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主席
        趙恭岳/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
        胖胖樹王瑞閔/金鼎獎科普作家


【目錄】

CHAPTER 1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第一節 緒言
   第二節 溫室氣體與全球氣候變遷
   第三節 因應氣候變遷之國際公約與組織發展
   第四節 2050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議題興起
   參考文獻
CHAPTER 2 全球森林資源碳匯與貢獻
   第一節 全球森林資源與碳匯
   第二節 國家自定貢獻中之森林資源溫室氣體減量
   第三節 《巴黎協定規則書》研擬內容與林業相關之要項
   第四節 各國總減量目標及林業部門減量分配目標彙整
   第五節 各國林業部門減碳措施及國內後續推動方向建議
   參考文獻
CHAPTER 3 臺灣森林碳匯管理策略
   第一節 林業部門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
   第二節 臺灣森林碳管理策略
   參考文獻
CHAPTER 4 國際碳定價機制
   第一節 碳定價機制發展現況
   第二節 碳減量額度機制與發展趨勢
   第三節 企業內部碳定價
   第四節 臺灣碳定價之選項
   參考文獻
CHAPTER 5 森林碳交易機制與碳標準
   第一節 不同碳交易機制之林業類型
   第二節 清潔發展機制之森林碳匯專案
   第三節 查證碳標準(VCS)之森林碳匯專案
   第四節 主要森林碳標準比較
   第五節 日本森林碳減量額度認證制度
   第六節 英國林地碳規範(WCC)
   第七節 美國家庭森林碳計畫(FFCP)
   第八節 中國碳交易機制與程序
   參考文獻
CHAPTER 6 國際森林碳交易市場
   第一節 排放交易碳市場
   第二節 自願性碳市場
   第三節 森林碳交易概念
   第四節 森林自願性碳市場交易情形
   第五節 森林抵換專案的共同效益
   第六節 森林碳交易的風險
   參考文獻
CHAPTER 7 國際森林碳交易專案活動研提
   第一節 森林碳交易專案活動主要步驟與內容
   第二節 專案構想和初步評估
   第三節 專案設計和規劃
   第四節 規劃專案設計文件
   第五節 審查專案活動及發展專案執行策略
   第六節 訂定財務和投資管理
   第七節 批准、確證和登錄
   第八節 執行和監測
   第九節 查證與核發
   參考文獻
CHAPTER 8 臺灣抵換專案減量機制
   第一節 抵換專案相關法規演變
   第二節 溫室氣體抵換專案管理辦法重點摘錄
   第三節 林業類型抵換專案方法學
   參考文獻
CHAPTER 9 都市碳議題
   第一節 都市碳盤查
   第二節 都市林業碳交易機制
   第三節 森林碳匯地方行動
   參考文獻
CHAPTER 10 結論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臺灣林業類型抵換專案困境與碳匯潛力
   第二節 企業淨零排放與碳中和的森林碳匯相關路徑
   第三節 結合自然為本解方
   參考文獻
中英文字彙對照表
英文縮寫對照表

【作者序】

        自古以來森林提供各種不同生態服務效益,默默守護人類社會,但在經濟發展進程,人類不斷地與森林爭地,將森林轉變為農地、建地,在這同時人類也慢慢地忽略森林的多重生態服務效益。然而,隨著氣候變遷議題興起,喚醒森林具有固碳的功能,讓森林一躍成為重要的負碳技術,也成為達成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當追逐所謂的碳匯及其抵換效益之餘,應該更著重於維持森林整體生態服務的平衡,以及辛苦經營森林林農的生計問題,方能讓森林碳匯能真正為人類帶來永續的效益。森林碳匯的利用不是僅有減量額度一途,從不同國家、組織尺度,森林碳匯都可用來抵減國家跟組織的排放,扮演最直接碳移除的重要角色,也是成本相對較輕的途徑。常常接觸到對於企業需求殷切的企業,大都只關心如何以最少成本購買到林業減量額度,對於森林如何合理永續經營,以及各種伴隨森林碳匯的共效益,卻不聞不問。畢竟森林能提供好品質的碳匯,是需要經營的,更需要時間積累關注,方能永續提供更多碳匯效益。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的急功近利態度,應是發展森林碳匯在提供減量額度方面的最大障礙。
        本書是2009年自行出版《植林碳匯專案管理》一書的加強版,隨著2050淨零排放的熱議,希望透過本書對於森林碳匯及抵換機制的完整說明,掀開森林碳匯的神秘面紗,理解到森林碳匯的多方面利用可能,更要強化對於森林經營方能帶來森林多元生態服務的效益,不要只著重於碳效益,這也是國際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對於森林經營的重要體悟。
        由於本書撰寫過程長達一年半,因此部分資料礙於前後撰寫時間落差關係,無法完全更新至目前最新情形,還請各位看倌要多多包涵。畢竟寫這本書才知道自己仍有許多有待學習的地方,加上目前森林碳匯議題過於火熱,讓資訊更新非常快速,有待未來持續從不同方式分享更多森林碳匯資訊。

邱祈榮


林俊成


    
 

 


地址:106 台北市辛亥路一段112號1樓

電話:(02)2362-5077、(02)2363-2866、(02)2362-8341  傳真:(02)2363-2274

Email: hungyeh@ms14.hinet.net

Copyright c 2008 洪葉文化 All Rights Reserved.